如何用文化“软”实力为城市乃至国家的振兴发展提供“硬”支撑?
在电影投融资新模式背景下,如何创作出更多优秀电影作品?
如何更好地让电影艺术与人民群众“心手相牵”?
(资料图)
……
29日,以“新时代·新征程·新力量——电影和观众在一起”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,迎来了宁浩、于冬、郭帆、王宝强、刘晓世等资深业界人士、新生代导演、新生代编剧、制片人代表共计200余人。
数量如此之多的中国电影新力量齐聚“电影城”、共话“电影梦”,为第十八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拥抱时代
讲好中国故事
将人物的个体命运变迁放置在时代背景中,展现时代赋予的精神气度与风貌;讲好中国故事、展现中国特征,将中华文化融入到作品之中;做现实生活和时代的目击者、诚实的记录者,给人积极的深度感悟,让观众获得力量……对于如何用电影作品讲好中国故事,聚首春城的新生代编剧、导演、制片人们有着不同的答案,但很多人却同时提到了“拥抱时代”。
刚为大银幕献上自编自导电影处女作《长空之王》,刘晓世便以宏大叙事与细腻情感交织的风格征服观众。从学电影到完成第一部电影创作的22年里,他努力在时代性、民族性中寻找创作源头,终使作品“一击即中”。
说到拥抱时代,制片人龚格尔回忆起8年前与郭帆导演《流浪地球》时的“邂逅”。“做科幻对于我们这支年轻团队来说是第一次,如何让科幻电影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,是整个团队需要思考的。”秉承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共为一体的理念,影片找准了创作方向,此后的《流浪地球2》更为中国电影“走出去”之路作出有益探索。“我感受到‘科幻’是新时代下跨越文化差异的‘通用语言’,所以《流浪地球2》能引起世界各国观众对共同未来的思考。”龚格尔的话引发在座电影人共鸣。
聆听众人观点后,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傅若清表示,“青年导演特别要在尊重艺术规律的同时贴近时代脉搏和观众,讲好中国故事。”
心怀观众
增强电影共鸣
“文艺创作只有深深融入人民的生活,关注普通人的顺境和逆境、梦想和期望、拥有和失去,才能让更多观众在文艺作品中获得启迪。”曾凭借《受益人》在第十五届中国长春电影节上捧得“金鹿奖”最佳处女作奖的申奥,此番再度以心怀观众的初心,打造出电影市场新“爆款”——《孤注一掷》。
电影《误杀2》导演戴墨则认为,“好内容是创作好电影的根基。好内容应该扎根现实、贴近生活、关注人民。作为创作者,我们有责任将创作视角投向人民的市井生活,展现最真实的人、最深刻的情感,从而触动观众心灵。”
大热影片《消失的她》是“90后导演”崔睿的作品。创作之初,他更关注这部电影探讨的是什么话题、希望通过影片向观众传达怎样的价值观,因为在他看来,“电影是‘瞬间的艺术’,观众们记不住电影的每一个片段,但他们能记住《卧虎藏龙》里的竹海,《盗梦空间》里的折叠城市,希望他们也能记住《消失的她》里的海底星空。”
年轻导演对“心怀观众,感恩观众”的感悟,令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冬很感动。他说:“今年暑期档给了电影行业很多启发,在新背景下举行这个论坛意义非凡,为我们今后的电影创作提供了重要启迪。我非常寄希望于年轻导演,能够拿出充满诚意的电影作品来面对今天的观众,增强电影共鸣。”
群策群力
做强电影产业
“讲出中国独有的、自己最真挚的故事,别人是模仿不了的。在论坛上,电影人之间互相交流,产生了新的目标、新的方向、新的思路,从而更能策动自己不断地去寻找、创新、突破,创作出让观众眼前一亮的作品。”因执导《八角笼中》而备受关注的导演、演员王宝强,道出了中国电影人群策群力、形成合力,做大做强电影产业的目标。
参与论坛的制片人代表建议,电影人在创作中要坚守主流价值观与市场反馈的和谐共鸣,读懂作品和内容所承载的价值观,辨别并筛选出电影作品中真善美的闪光点。
动画创作者代表认为,动画电影创作应更注重传承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展示中华文明突出特性,并努力找到其与当代观众连接的切入点。
在电影制作企业代表看来,在中国视效团队全面主控中国“视效大片”创作和生产的当下,视效从业者应抢抓机遇,为实现电影强国目标努力奋斗。
电影创投平台代表表示,只有新的创作者和好作品不断涌现,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院,市场再反哺创作,才能形成产业的良性循环。
讨论中,嘉宾们一致认为:对中国电影而言,新力量强,则电影强。站在中国电影的“摇篮之城”,这支庞大的中国电影新力量正整装待发,在建设电影强国新征程中作出更大贡献。
来源:长春日报
编辑:刘碧滢
责编:陈思秀
校对:王更月
监制:谢晓晖
关键词: